服务热线:400-123-4567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程案例

浙江省千万工程典型案例研究:嘉兴桐乡乌镇以全域旅游带动共富增收经验做法

时间:2024-10-24 03:07:13 文章作者:小编 点击:

  2005年8月3日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同志来到乌镇调研古镇发展之路。提出“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”的发展理念。桐乡市以乌镇全域旅游为依托,充分利用乌镇本地资源禀赋开发旅游业,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,成为推动就业增收、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。乌镇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超20亿元,带动就业超过5万人,在全国复制推广建设乌镇模式项目10个。该模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。

 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,地处江浙沪“金三角”之地、杭嘉湖平原腹地,距杭州、苏州均为60公里,距上海106公里。全镇总面积71.2平方公里,总人口约5.9万人,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。截至2022年,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101.53亿元。年末全镇户籍人口84642人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286元,较上年增长3.1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9元,较上年增长6.4%;目前,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,乌镇戏剧节已成为业内知名的世界三大戏剧节之一。依托重大活动的溢出效应,乌镇不断挖掘景区内涵,成为集文化体验、休闲度假、商务会展为一体的国际性、综合性旅游目的地,文化小镇地位持续加强,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旅小镇标杆,是彰显中国文化魅力的一张世界名片。

  2005年8月3日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同志来到乌镇调研古镇发展之路。在二期保护工程现场,他戴着草帽、冒着酷暑,整整一上午,详细了解了工程建设、资金来源等情况,汗水浸透了衣背。这个时候,乌镇西栅的开发正遇到不少困难,而资金的困境更让一些人对乌镇的保护开发工作心存疑虑。乌镇“以历史街区保护和再利用”的理念一波三折,开始阻力很大。有的人觉得所谓历史遗产是落后的东西,是陈旧观念,保护没意义。有的人认为,在保护中开发旅游,把原先平整的水泥路重新变成了石板路,平桥变成了拱桥,影响出行起居,不少人。在这次调研座谈会上,习同志进一步肯定了乌镇的保护方式和理念。临走时,习同志鼓励大家坚持“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”的发展理念不动摇,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。

  全国首创“管线地埋”等景区高标准建设保护开发模式,实行旅游资源整体产权开发,发挥核心景点的带动效应,西栅(乌村)培育高端业态,与东栅中端业态错位发展,并将互联网、红色、戏剧等新元素融入旅游。西栅景区直接吸纳就业人员超4500人,景区内的船工基本为原先附近渔业村村民,月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。景区民宿房东优先考虑本地居民,吸纳经营者500余人,一家由夫妻经营的民宿年收入可达35万元左右。在东栅景区内设置商业长廊供原居民免费经营,解决了原东栅150个家庭的就业问题。

  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有机融合,实施“镇区景区化、景区全域化、全域智慧化”,累计投入各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80亿元,实现5G网络全覆盖,“乌镇管家”长效服务走深走实,水乡风情和城镇功能实现完美融合。住宿、餐饮等富民行业快速发展,以品质度假经济吸纳就业创业,成功打造“乌镇人家”民宿品牌,现有民宿床位2万余张,餐饮酒店500余家,阿丽拉、希尔顿等高端酒店入驻乌镇,辐射带动周边南浔、练市、吴江等地劳动力进入乌镇就业。

  图3.“那年晚村”获评浙江“金宿级”民宿,疫情期间年营业额最高达380多万元

  增强对周边乡村游的带动效应,如横港村、陈庄村抱团组建乡村旅游公司,挖掘竹编、蓝印花布等非遗资源,“水乡寻梦研学路”有声有色,“竹芸工房”每年参与竹编研学体验的人数达15000人次,带动每户竹编村民增收2.5万元以上;带动周边河鲜、果蔬等农业生产销售,乌镇旅游每年从周边农户购入食材超2亿元,培育形成了董家茭白等7大农业产业,有效拓宽农户致富渠道。

  桐乡市以全域旅游富民增收的“乌镇模式”,有效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、产业融合发展、社会共建共享,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大量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机会,成为推动就业增收、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。目前,乌镇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超20亿元,带动就业超过5万人,在全国复制推广建设乌镇模式项目10个。“乌镇模式”已在北京、贵州、山东等地复制推广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向全国推广“乌镇模式”。

  创新民宿经济规范有序发展新机制,提升品质度假经济的就业带动力。成立“乌镇人家”民宿协会,引导和培育特色精品民宿去同质化、宾馆化,融入乌镇文化特色,推行放心、安心、舒心、开心、省心等“五心”和“十有”标准,以品质度假经济吸纳就业创业。

  充分把握乌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地位和作用,促进“互联网+”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,循序实现“浙北聚居小镇—江南枕水古镇—世界互联网小镇”的转型蜕变和跃迁升级。同时,延伸旅游产业链,积极开发融入文化元素,创办乌镇国际戏剧节,开发茅盾等红色旅游资源,推出非遗游等特色文旅产品,将就业领域延伸至文化、教育市场。依托旅游带动和大会红利溢出,建设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、5G云上农业,拓宽多业兴旅促就业渠道。

  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,在人才、土地、财 政、金融等要素保障上全方位加大政策支持。把文旅体高层次人才纳入全市人才计划,将旅游业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、年度用地计划,设立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,对旅游项目、经营饭店、品牌民宿给予不同层次奖励,探索利用旅游景区经营权、门票收入权以及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、林权等,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。


【产品推荐】